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桂阳南方苹果让南方苹果创造奇迹

作者: 桂阳金盾南方苹果有限公司 来源: 本站 时间:2018年08月08日 字体:[]

桂阳南方苹果让南方苹果创造奇迹

在桂阳县方元镇塘下村,记者一行见到了此次采访对象袁光明,今年65岁的他,黑黑瘦瘦,话语爽朗,笑容热情,裤子上还有泥巴印子,给人的印象很朴实善良。说起自己与南方苹果结下的“缘分”,他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充满艰辛,也充满喜悦的与苹果结缘的心路历程。


  “别人都说我是疯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苹果是一种适合北方种植的水果,如果移栽到南方,会不会也是“南橘北枳”的后果呢?

袁光明说,1998年桂阳县水果办从外地调来苹果苗,他引进苹果开始种植,几年过去了,树上稀稀拉拉挂着的果实又硬又小又酸,难以下咽。家人、朋友劝袁光明“砍了改种其他作物”,可是他有着一股倔劲,一定要研究个明白。

  不顾周围亲人朋友的反对,袁光明买来果树栽培管理的书籍杂志,一头钻进去苦心研读。一连6年,老头吃饭睡觉都想着山里头的苹果树,也不像其他村民一样外出务工挣钱,家里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袁光明小儿子袁长征,那时他上学都交不起学费,要四处去借钱。

  “家里那时候穷得连洗脸毛巾都没块好的,都磨掉了”,袁光明说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当时人们都不能理解我,都说我是个‘疯子’,家里人也天天跟我吵架。”但即使面临着这样的困难,袁光明依然坚持自己的南方苹果梦。


  北方苹果在南方扎了根

  南方光照不充分,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不适合苹果生长。既然气候条件没法改变,那么只能从技术上进行弥补了。

  袁光明不仅仅自己买来书籍研读,还经常到陕西、山东等地学习种植技术,10多年时间过去了,他在果树嫁接、改良等方面,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种植经”,经历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光是换砧木,就换了几十种,一遍又一遍地试验”。2014年,袁光明的“可适于湘南及以南地区的苹果树苗培植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种的四、五公顷果园也成了一个形象展示窗口,屡屡获得采摘游客的惊叹。

  袁光明说现在他这里从早熟到晚熟有十几个品种,“品种改良后,果实变大了,口感也变好了”,6、7、8、9、10这几个月份都有苹果可以采摘。“可惜你们来的晚了些,不然可以到我果园去看一看、尝一尝南方苹果。”他一边翻开苹果的产品图册,一边对我们说。图册上苹果又大又红,简直可以想象果肉的甘甜。


  瞄准市场,带领群众致富

  苹果在南方栽培技术得到成熟和稳定后,2011年,袁光明注册成立了桂阳金盾南方苹果有限公司,想要更好地发展南方苹果种植事业,目前事业开展得蒸蒸日上。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小儿子袁长征接到了两个电话,“两个客户,一个要订一万多株公司的果树苗,一个是已经买苗了,让我们技术人员前去教他们怎么整地。”而现场还有一位常德石门的种植大户,想要买果树苗,“树苗很俏,要早点预定才行”。

  在袁光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同年,桂阳县出台了《桂阳县发展南方苹果实施方案》,身为当地科技带头人的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与多家南方苹果种植户签了订供种、培植、管理服务和技术培训协议。富了仍不忘乡亲的他,在桂阳县科协的支持与帮助下,已带动农民种植“南方苹果”130多公顷。桂阳县科协主席曹宏耀说:“在科协牵头下,袁光明还定期开展南方苹果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讲座,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分享到: